农历春节风俗有哪些
华夏民族度过了两千多次的农历新年,随不同地区、文化和时代衍生出不同的风俗习惯,而你知道,农历新年除了吃团圆饭、拿红包和拜年之外,还有什么风俗习惯吗?
除夕
祭祖:春节是四大传统祭祖节日之一,诚心祭拜不仅是祈求祖先们的保佑;也是缅怀先祖恩德、饮水思源,弘扬孝道的表现。
吃团圆饭:团圆饭,又称年夜饭,是大年除夕,家家户户围着一桌吃饭的重要习俗,寓意合家团聚。许多人认为,团圆饭越丰盛,喻示着新一年能过上好日子,合家来年更兴旺。
放鞭炮:鞭炮,是中华民族农历新年里,不可少的新春产品,据说是古代中国人为了驱赶年兽而发明出来的,现如今已成为新年和喜庆的象征,新年期间放鞭炮,意味着把坏运气和霉运送走,非常有意义!
守岁不熄灯:守岁当晚不熄灯,寓意着新一年一路顺遂光明,拥有无尽的快乐与好运。
禁忌
吃粥:在传统风俗中认为,穷人和乞丐才会吃稀饭或粥,过年是喜庆之日,除非是特殊情况,否则都不推荐吃清粥小菜。
初一
接神:正月初一迎接众神回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以祈求众神在新的一年里能够继续庇佑一家老少。
拜年: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传统上原是晚辈清晨起床首先向家中长辈叩头,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的行为,但随着时代演变,拜年不再仅限与晚辈对长辈。
祈福:借由新年的第一添补运强化自己的生命能量,通过补运仪式向神明的垂恩庇佑,一年四季风调雨顺,祸患得以消除。
禁忌
扫地和倒垃圾:传统上认为大年初一是接神的吉日,若在这天扫地和倒垃圾,有把神明、财气和福气赶走和丢掉的意思。
初二
祭拜大伯公:在民间,有每逢初二、十六拜大伯公的习俗,大伯公被视为财神和福神,民间有句话说“有土就有财”,所以人们藉由祭拜大伯公,以祈求五谷丰收和招财进宝。
回娘家:正月初二回娘家,又称“迎婿日”,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和子女回娘家拜年,藉此给许久未见的女方家人团圆的机会,并增进家人之间感情。
禁忌
睡午觉:正月初二正过好年,睡午觉的话,除了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来年一整年也会变得懒惰、颓废、提不起劲,好运通通溜走。
洗衣:相传,大年初二是水神的诞辰,民间认为这天应避免得罪水神,否则原有的财运会通通被洗掉。
初三
接财喜贵三星:2025乙巳年,财神、喜神和贵神降临人间的方位极佳,鲍一凡老师建议把握难得机会,将三星接进家里,使阖家充满财气、喜气和贵气!
拜天地神:初三是祭拜天地的大日子,以此祈求天神保佑天降福气、无灾无难,希望地神庇佑脚踏四方八方来财、五谷丰收。
吃围炉:吃围炉是源自台湾和闽南一带的习俗,合家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一起聚餐,感受家庭幸福,增进家族凝聚力,民间也认为平常滴酒不沾的人,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讨个吉利。
禁忌
拜年:正月初三之日为“赤狗日”,民间认为若是这天出外探访友人,可能很容易引起争执,甚至伤及与他人的感情。
早起:因赤狗日关系,年初三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自古有“避年初三”的说法,所以这天最好睡晚些,不要太早起身。
初四
吃年糕:吃年糕有着蒸蒸日上的寓意,而“糕”与“高”同音,也寓意着步步高升。因此大人及小孩都希望吃年糕讨个好兆头,让来年皆能事业发达、生意兴隆、升职加薪、学业进步!
吃柑橘:过年一定会享用柑橘,柑在粤语是“金”的意思,既有甜甜蜜蜜,也有苦尽甘来之意。
禁忌
出远门:民俗认为正月初四是灶神下降的大日子,灶王爷会在这天调查每户人家的成员是不是都乖乖待在家,合家有没有安分守己、和和气气,要是这一天出了远门,那么这一年他们就会被记过错,从而影响家运。
初五
打扫送穷:初五是破禁忌的日子,给打扫一番,倒掉家里的垃圾,寓意着送走一整年的穷。
吃饺子:就北方人而言,一般都会吃饺子来祝贺。包饺子捏小人嘴,可规避一整年的谗言;剁饺子馅这可以除去小人;将饺子边卷起成“老鼠饺子” 等于鼠咬天开,迎来光明和好运。
禁忌
讨债:送穷日若去讨债,对双方都是非常不好的,既让别人和自己触霉头,也象征一整年会有金钱纠纷。
初六
走春:俗语说“三六九朝外走”,所以习俗上相信,这天四处春游,能够趋吉避凶、招来福气!
启动暗财:立春是在晚上开始,可以使用电子钱包,将一定的金额转账至自己的银行户口,希望今年开始能够财源滚滚。
禁忌
嫁娶:正月初六抬头红,民间都会避开这个月份去嫁娶,习俗上认为这一天正值太岁压头,对子孙非常不利。
初七
立春开运:虽然立春是在初六晚上开始的,但是要开运的话,最好是在第二天,也就是初七早上,因为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接收第一道阳气。
启动正财:立春当天,按照存钱吉时表,前往银行以现金存钱的方式启动正财,希望新一年财源广进。
捞鱼生:捞鱼生,是东南亚一带独有的文化习俗,每当捞起鱼生需喊出吉祥祝福,借此祈求来年能够风生水起,越捞越旺。
禁忌
打骂小孩:这天是众人的生日,应以人为尊,其中就包括避免争吵或者打骂小孩。
初八
开市:很多商店、大小企业和公司都会选在这天开市,传统上认为在这一天开业,寓意会发又会旺,能够万事亨通,事业兴旺!
放生祈福:这是善行、诚意和尊重众生的体现,同时也能来带子孙兴旺、家族昌盛,积福报行德运。
禁忌
动针线:初八有“蚕过年”的习俗,在以前,蚕是人们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民间在这天有禁用针线的说法,认为一旦用针线去缝补,就有可能会把桑蚕扎死,破坏自己的财运。
初九
买甘蔗:福建人都会在新年期间,买甘蔗以祭拜天公,象征着节节高升,更不忘“甘蔗林园”典故。
拜天公:以三牲和水果来祭拜天公,祈求天公庇佑,希望来年能够风调雨顺,有好收成。
禁忌
户外晒内衣裤:这天是天公诞,传说天公会在天上俯瞰人间,为避免得罪天宫,最好不要在户外晒内衣裤。
初十
拜土神:大年初十是土神的第一个诞辰,祈求土神保佑,希望今年的生活能够顺顺遂遂。
挂花灯:又称“添丁灯”,在过去,村里人家若有男婴降生,等到正月初十这一天,便要有家人同去社稷坛上挂花灯。
禁忌
搬动石器:正月初十是石头节,这天若是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可能会伤了庄稼,影响家运,因此也叫做“石不动”。
十一
送灯仪式:在元宵节到来前,娘家会送一盏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禁忌
粉碎器皿:这一天若不小心打破器皿,会产生“破运”。这时务必要用红纸将碎片包起来,再喊一句“岁岁平安”,因为“岁”与“碎”同音。
十二
搭灯棚:这天全村老少集结,一起搭建挂灯用的木棚,为接下来的元宵节拉开序幕。
拍全家福:对中华民族而言,拍一张全家福,是家和万事兴的象征,不仅是近代开始盛行的文化,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禁忌
乱扔粮食:乱扔粮食等于把“口福”都丢了,必定会引来霉运或是丢了饭碗,非常要不得!
十三
点灶灯:正月十三点灶灯,是祭灶的一部分,民间会在厨灶下点灯,以祈求新的一年里衣食无忧。
和和气气:正所谓“和气生财”,过年前或是过年期间都好,家人之间和和气气,避免争吵,都是能够带来家庭兴旺的风水。
禁忌
出门办事:正月十三,是连地府阎王都惧怕的日子,世间的人担心会触犯到阎王的忌讳,因此便有了这天除非有大事要办才出门的禁忌,否则轻则诸事不利,重择霉运产生。
十四
补米缸:传统习俗中,新年将家中的米缸补满,象征一整年的衣食无缺及好运气,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
偷青:这是客家人独有的习俗,青年男女会到别家的菜地偷走蔬菜,预示着把一整年的好运气“偷”回家,若不小心被主人发现而挨骂,反而是个好运气!
禁忌
搬家:传统上认为春节是合家欢乐的日子,加上隔天就是元宵更是重要的团聚时刻,所以若在这天搬家,不但有扫兴的意思,更会容易影响全家上下和气和运势!
十五
拜天官:正值天官大帝诞,传说天官的真身为尧帝,人们会在这天祭拜天官,以祈求天官赐福,庇护人间。
闹花灯:正月十五满街挂满灯笼,火红热闹之余,也象征着十五天的农历新年终于告一段落。
吃元宵:有句话叫“北元宵,南汤圆”,元宵节无论是吃元宵还是吃汤圆,都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禁忌
逗弄小鸟:相传,玉皇大帝所养的鸟因被凡间猎人误杀,而险些给凡间造成灾难,为此在元宵之日禁止逗弄小鸟,以免触怒到玉帝。
那么以上,就是农历新年的风俗与禁忌了,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庆祝农历新年的同时,也不要忽略这些流传下来的古老禁忌,避开了禁忌,农历新年就能够过得顺利、开心,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