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什么意思含义
相信这几天大家都感受到真的变冷了,也代表要过冬至了,今年的冬至落在12月22日,老一辈的人称冬至为“冬节”,你知道吗?冬至是24节气里最重要、也是最大的一个节气,是最早订出来的节气是历算订定节气的基准。冬至这天昼日最短、夜晚最长,可以说是个极阴之日。但“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因此冬至也被视为阳气回升的初始日,有“冬至阳生春又回”的说法是个很重要的民俗节日。
早在周朝,就有冬至祭天以迎来初始阳气,并且祈祷消除灾难与瘟疫的做法。到了汉代,冬至进一步正式成为一个节日,传统习俗的冬至有三天,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而冬至当天又叫做“长至”隔天称“至后”,所谓“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人们在“小至”制作汤圆,“长至”当天煮来祭祀祖先与神明;在福建和台湾,人们会把糯米磨成浆然后沥水成为“圆仔切”再染色搓成红、白小汤圆,煮成“清圆”也就是煮好加糖水的小汤圆,来祭祀神明跟祖先祈求平安过好年,祭祀好后,全家一起吃汤圆称为“添岁”。除了吃汤圆祭祖外,民间还有把祭祀过的汤圆沾在门窗、橱柜上来犒赏器物,据说这是源自于“五祀”的旧俗,是表达对这些器物的感激之情称为“饷耗”,古人甚至还会把汤圆沾在耕田牛的牛角上,称为“圆仔钉”。
关于“饷耗”有一个悲伤的故事,相传旧时福建地区曾经有个贫穷家庭,因故在冬至这天进城,但途中妻子却突然病逝,筹不出丧葬费的父亲只好将女儿卖给大户人家当丫环来埋葬妻子,但是才失去母亲的女儿又得知自己被卖掉而伤心昏厥,父亲当时向人讨到一碗汤圆,让女儿喝下热米汤,后来女儿醒来,父女伤心的离别并将最后一颗汤圆分成两半分别吃下,希望能一家能有团圆的一天,后来在有钱人家当婢女的女儿,每年都相当思念著父亲想着跟爸爸团圆,于是她每年冬至都借着犒饷门神的名义把汤圆黏在门上,希望父亲看到能找到自己...
冬至作为一个历史悠久重要的传统节日自然也有不少的讲究与禁忌:
*在汉代,冬至,还有赠送父母鞋袜祈求长辈、亲友长寿的风俗,曹植就曾经在冬至送鞋袜给曹操,在一些地方也有媳妇送公婆鞋袜的习俗。因为冬至后一阳生,白昼逐渐增长,送鞋袜就是祝福亲友日子越过越长久、长寿的意思。
*冬至日必须吃汤圆、饮温酒可以扶阳延寿,但不宜吃生冷的食物。
*冬至吃汤圆可以增进人缘、财源,但汤圆必须以双数为吉。
*冬至为阴尽而阳生,象征混沌初开万物生,因此有白天吃汤圆、晚上吃馄饨(浑沌)的说法。
*每逢八大节气的前后日在择日学上为“四离四绝日”,冬至的前一日与后一日都不适合置办重要大事,不管事开业动工、嫁娶都相当不利。
*“至日以赤小豆煮粥,合门食之,可免疫气。”《岁时杂记》提到“至日”这一天,如果用赤小豆来煮粥全家团圆一起吃能避开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