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来历和风俗

冬至的来历和风俗

冬至的来历和风俗

每年冬至都落在12月21~23日之间,因为日期并非固定,所以也称为活节。冬至是24节气最重要的节气之一,24节气是依照地球自转、公转的周期来划定,而冬至这天正是一年里白昼、日照最短的一天,又称“冬节”。老一辈称“冬节”是24节气中最早订出来的一个,它是历算订定节气的基准,正因为这天昼日最短、夜晚最长,可以说是个极阴之日。但“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因此冬至也被视为阳气回升的初始日,有“冬至阳生春又回”的说法是个很重要的民俗节日。

早在周朝,就有在冬至当天祭天以迎来初始阳气,并且祈祷消除灾难与瘟疫。到了汉代,冬至进一步正式成为一个节日,传统习俗的冬至有三天,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而冬至当天又叫做“长至”隔天称“至后”,所谓“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人们在“小至”制作汤圆,“长至”当天煮来祭祀祖先与神明;在闽南地区,人们会把糯米磨成浆然后沥水成为“圆仔切”再染色搓成红、白小汤圆,煮成“清圆”也就是煮好加糖水的小汤圆,来祭祀神明跟祖先祈求平安过好年,祭祀好后,全家一起吃汤圆称为“添岁”。

除了吃汤圆祭祖外,早期民间还有把祭祀过的汤圆沾在门窗、橱柜上来犒赏器物,据说这是源自于“五祀”的旧俗,是表达对这些器物的感激之情称为“饷耗”,古人甚至还会把汤圆沾在耕田牛的牛角上,称为“圆仔钉”。

关于“饷耗”有一个悲伤的故事,相传旧时福建地区曾经有个贫穷家庭,因故在冬至这天进城,但途中妻子却突然病逝,筹不出丧葬费的父亲只好将女儿卖给大户人家当丫环来埋葬妻子,但是才失去母亲的女儿又得知自己被卖掉而伤心昏厥,父亲当时向人讨到一碗汤圆,让女儿喝下热米汤,后来女儿醒来,父女伤心的离别并将最后一颗汤圆分成两半分别吃下,希望能一家能有团圆的一天,后来在有钱人家当婢女的女儿,每年都相当思念著父亲想着跟爸爸团圆,于是她每年冬至都借着犒饷门神的名义把汤圆黏在门上,希望父亲看到能找到自己。

后来,吃汤圆成了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穷人吃纯糯米做的小圆仔,有钱人则可以包进糖和花生粉做成比较大的“圆仔母”。

冬至的风俗吃什么

冬至除了吃汤圆外,在澎湖,冬至这天一定要吃菜茧与“捏鸡母狗仔”,菜茧闽南语念做“菜干”,是澎湖人冬至必吃的食物,就像汤圆一样重要,对澎湖人来说没吃到“菜干”就像就没有过冬至一样,菜茧是用米浆制成的“米切”包着高丽菜、肉、花生、红豆等等内馅形状像是肥胖的锅贴水饺,有咸也有甜是地道的澎湖美食;而“捏鸡母狗仔”是拿搓汤圆的“圆仔切”拿来捏成鸡、鸭、牛、羊、鱼、猪、元宝等等的造型来拜拜,因为以前生活比较贫困,因为过完冬至紧接着就是农历年没有太多的预算可以再另外购买祭品,因此就用“圆仔切”捏成各种动物造型来祭拜,也是小朋友的乐趣。

另外,在古代,由于北方进入冬至后早已是天寒地冻的的景象,古代的文人雅士为了排遣避寒的无聊时光,因此就有了“数九”的习俗,如九九消寒句、消寒图用以纪录、占卜、消寒相当有趣。消寒图采用图画的形式,因此又称作“画九”。消寒图有许多形式如童子、双鱼、葫芦等当然还有雅士最爱的梅花,《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辫八十有一,日染一辫,辫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古人会在冬至这天在白纸上绘制九朵九瓣寒梅,一朵梅花对应一九,一辫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在花瓣上填色,等到梅花都被画满窗外也都“草青青”。

冬至讲究与禁忌:

*古人在冬至这天有媳妇给公婆送新鞋新袜的习俗,称为“履长至”据说能增进婆媳关系,这天媳妇最好不要回娘家,但是不能在娘家过夜,否则可能就会有不吉利的事情发生。

*冬至日必须吃汤圆、饮温酒可以扶阳延寿,但生冷之食则是大忌。

*冬至吃汤圆可以增进人缘、财源,但汤圆必须以双数为吉,但不能超过81颗。

*冬至为阴尽而阳生,象征混沌初开万物生发,因此有白天吃汤圆、晚上吃馄饨(浑沌)的说法。

*每逢八大节气的前后日在择日学上为“四离四绝日”,不适合置办重要大事,不管事开业动工、嫁娶都相当不利。

*“至日以赤小豆煮粥,合门食之,可免疫气。”《岁时杂记》提到“至日”这一天,如果用赤小豆来煮粥全家团圆一起吃能避开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