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到初五的禁忌
大年初一:新春贺正
“开正”,即春节迎新,也叫“开春”。大抵按农历历书上所定的吉时及方向,焚香、放鞭炮,开门大吉;当“开正”时刻一到,家中大小要齐烧香、祀神明、祭祖先、燃爆竹,满街瑞气,喜气洋洋,共同欢乐迎接新年。
新年第一天聚财旺运的好方法,即是选定吉时,在财方位布置招财除秽包或有摇钱树图案的招财画作,可以凝聚财气,迅速招财!
大年初一出行称为“行春”,“春”与闽南语的“剩”谐音,象征财气和食禄都能有剩余之意;而行者则有联谊、祝福之功能。男女老幼穿上新衣“行春”、“走春”,大都是到寺庙拜拜或到亲友家中拜年,又称为“贺岁”、“贺正”,无论是电话拜年、简讯拜年、手机通讯软件拜年等,在正月初一这天一定要互相道贺新禧,说些如“恭禧新年”、“恭贺发财”等的吉祥话,让自己和亲友的运气都能旺旺来!若遇小孩来拜年,别忘了赏个红包,讨个喜气,活络财气!
此外,俗语有云:“初一早吃斋,巧赢吃一年菜”,民间习俗中在正月初一这一天,早餐必须吃素,且不能吃粥、喝汤,因为粥汤象征贫穷。正月初一的午餐俗称“开荤”,锅中须烹煮鸡鸭鱼肉等各种食材,象征一年中都会菜肴丰盛,食禄无缺!大年初一是新年开始,除了开运事项外,也有许多禁忌,切记不能触犯。例如:忌打破碗、玻璃等,以防破财运;忌洗头、洗澡、洗衣物,才不会将财运及财富洗掉;忌叫人名催起床,会让对方整年都被人催促;忌睡午觉,会懒散、影响事业运;忌吃稀饭,会导致一整年贫穷;忌吃荤食,因为忌杀生;忌煮新饭,要吃除夕留下来的过年饭;忌吃药,以求新的一年身体健康。
大年初二:回娘家
大年初二是已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作客”的日子,又称“迎婿日”。这项习俗的原意是父母对出嫁女儿的关怀,而女儿回娘家必须准备“伴手礼”给娘家兄弟,除了代表自己在夫家的生活过得不错,同时也有带财回娘家的意涵。在这天,也可于门口铺放红色地垫,象征迎宾招财!
大年初二也是民间习俗中“做牙”的日子,必须准备礼供祭祀在地财神——土地公,尤其家中营商者更要准备牲醴、水果、香烛、纸钱等,到公司或住家附近的土地公庙诚心祈拜,以求新的一年能够生意兴隆,财客源源不断!
此外,大年初二也有许多禁忌要遵守,以免对运势不利。例如:忌洗衣物,才不会将财运及财富洗掉;忌回门礼为单数,由于传统上认为单数不吉利,女婿带回娘家的礼物必需成双。
大年初三:困甲饱
大年初三俗称“赤狗日”,相传熛怒之神“赤狗”会在这天下凡间,人们遇之则凶,易有口角纷争,因此这天不适合外出拜年;另外,“赤”字含“赤贫”之意,外出冲犯赤狗就会带来贫穷,且身心经过前两天走春拜年、回娘家的忙碌,到了大年初三,最好多待在家里休养生息。在大年初三这天沐浴时,不妨使用净身盐,可净除赤狗日的秽障,准备初四欢喜接神。
在传说中,大年初三的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都会提早睡觉,避免深夜点灯,以免骚扰鼠辈亲事。当晚还有“老鼠分钱”的习俗,在家中角落洒盐、米、糕饼等供鼠辈们享用,这些给老鼠的食物称为“米妆”,寓意于新的一年与老鼠共享收成。
大年初四:接神
在传统习俗中,大年初四是“接神日”。在旧年腊月二十四日升天奏报的诸神,谒见玉皇大帝并回报人间善恶后,都在初四这天回到人间。
根据俗语“送神早、接神晚”,所以一般接神时辰多在接近中午的时候。为了表示不会忘记有功于人间的诸多神明,因此要以各种不同的祭祀回报,一般都要准备丰盛礼供、香烛纸马恭迎诸神回返,祈求新的一年继续保佑全家平安,家运昌隆。由于大年初四要接神,因此这天忌出远门,必须在家恭敬迎接众神明、灶王爷与家神回来,而且相传灶王爷会一一点名,所以家人不宜外出。
大年初五:隔开
大年初五又称“破五”、“隔开”,意思是说,新春的节目到了大年初四就算告一段落,日常作息应恢复正常,新年期间的诸多禁忌也不再成立。新正结束,商家开市大吉,门口贴上大大的红字——“开张大吉”,能祝愿客如云集,财源滚滚。
大年初五这天也是五路财神生日,应要择一最早吉时,打开家中大门和窗户,并燃香表示欢迎财神,此外,还要供牲醴、点蜡烛、烧金纸、放鞭炮,以“迎财神”,通常又称为“祭财神”或“接路头”,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满足人们想发财的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富大贵,财运大发。
大年初五要将过年期间所制造的垃圾清扫干净,有“送穷”的意涵,象征将穷困送出家门,扫地时则要从外往里面扫,才能将金银财宝统统扫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