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的含义及传统风俗

处暑的含义及传统风俗

2022年8月23日正式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这个时节暑气虽渐消,但还是相当炎热,素有“秋老虎”的说法,不少人会在这天吃龙眼、鸭肉、喝酸梅汤养生,处暑处于俗称“鬼月”的农历七月,还是有不少民俗禁忌;另外今年的处暑恰巧碰上难得一见的天赦日,是补运与补财库的好日子喔!

处暑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2022年8月23日正式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处”在这里代表“停止”或“退去”,因为此时三伏天已过去或将近尾声,处暑就是“暑气到此为止”的意思。不过八闽地处热带,虽然天气会比小暑、大暑时稍凉,还是颇为炎热,甚至有“处暑,会曝死老鼠”的俗谚,所以大家还是要注意避暑遮阳,更要留心早晚温差加大;另外处暑毕竟在农历七月内,民俗禁忌上会建议鬼月期间,为了安全考量,还是最好尽量避免戏水。

处暑吃什么?

处暑的上一个节气是“立秋”,在意义上虽已进入秋季,但实际上暑气还未完全退却,因此这段时间也被称为“秋老虎”。在这样天气冷热交替的时节,传统上会特别注重养生,因为暑气有“燥”的特质,所以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烧烤等刺激食物,反而还是应该以清淡为主。

传统习俗上,福州人会在处暑吃“龙眼配稀饭”,因为龙眼有滋补养气的温补作用,天热的时候容易消耗热量,这时候吃龙眼配稀饭据说可以补气血;有些地方则会喝酸梅汤,或是喝点药茶,因为身体容易在处暑时产生“秋燥”,传统认为秋燥可以用“吃苦”来清热退火,顺便滋养肺部。

有些地区则是用“吃鸭”的方式对抗欲消未消的暑气,因为鸭子带点凉性,可以滋阴清热,养胃补血、利水消肿等,不少人都会在这天吃鸭;另外最普遍的还有会在这个时节吃些冬瓜、百合、白萝卜、莲子、芹菜、梨子、甘蔗、等带有凉性的蔬菜水果。

处暑风俗

处暑后天气开始逐渐转凉,但还不到完全变冷的时候,古人常会趁这个秋高气爽的时节出游;浙江沿海则会在这个时候欢庆“开渔节”,渡过了夏季漫长的休渔时光后,即将迎来渔获丰收的秋季,因此沿海人家都会在此时欢送渔民出海,也衍生许多热闹的相关活动。

有个和处暑相关的俗谚是:“不怕七月半,只怕七月半水。”意思就是指此时天气变化剧烈,容易豪雨成灾淹水,所以有的地方也会特别“拜土地”,祈求土地不受灾殃侵袭,年年都可以大丰收。

处暑禁忌

处暑落在农历七月内,有些地方会“放河灯”引渡无主好兄弟,这时候也常有不同形式的普渡活动,比如会搭坛架棚做祭祀,或是像“抢孤”这样的活动,不过抢孤由于是人挤人的大型活动,相当容易招致意外,虽然现代做好了很多防护措施,近两年也因为疫情影响,这些民俗活动难以举行,但如果有参与相关活动的话,还是要特别注意自身安全。

处暑天气尚热,很多人都会到河边、海边戏水,民俗上认为尚在鬼月容易有“抓交替”的情况发生,普渡本身就是一种提醒,希望民众多留意自身安全,最好避免在此时戏水;另外处暑的暑气未过,食物容易腐败变质,也必须特别注意饮食卫生。

处暑、天赦日

2022年的处暑正巧碰上“天赦日”,天赦日为四季搭配天干与地支产生,每年约5至7日,民间习俗中,天赦日可向玉皇上帝祈求赦免自己所犯的错误,无论是哪方面运势不顺,据悉在祈求后都能获得改善,是补运、补财库的好日子。

天赦日主要是请玉皇上帝和地官大帝赦罪,建议拜拜时间为早上5点至下午3点,可准备水果、素食或素食饼干、带壳桂圆12颗、米糕、面龟、三杯清茶,以及忏悔疏文,拜拜时要清楚说明自己的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址等资讯,接着恭读自己的忏悔疏文 ,待香烧过半后再掷笅询问神明能否烧化疏文,获允筊同意后先烧疏文,再剥下桂圆外壳一同烧化,桂圆肉则留下食用,意谓破壳重生、顺利圆满。

除了祈求上天赦免外,这天也建议多做好事、说好话,传统“天赦日”也忌杀生,因此这天也会有很多人选择吃素。民间习俗仅供参考,相信只要秉持善念,一切都能平安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