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太岁什么意思

安太岁什么意思

安太岁什么意思

“安太岁”是一种民间节俗,亦是宗教活动,即安奉值年太岁。旧时多到寺庙、道坛迎请太岁符回家,于正厅安奉太岁神位,晨昏供奉一年。现代工商社会步调繁忙,多于农历年前后前往寺庙祭拜、安奉,遂逐渐成为年节即景之宗教活动。

太岁信仰源自中国古代干支记年法所衍生的星辰信仰,结合生肖,形成本命元辰思想。太岁星君是每年天上当值的神祇,一年轮值一位,共六十位,俗称太岁或岁君。值年太岁专责司察人间善恶,掌管人间吉凶祸福。

“安太岁”与“冲犯太岁”的思想有关,俗谚云“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太岁出现来,无病恐破财”,即对应冲犯值年太岁的思想。“犯太岁”系指各人本命生肖与值年太岁相同者(谓“正冲”),而生肖正相对(相隔六年)者为“冲太岁”(谓“对冲”,又称“偏冲”)。传统民俗认为,冲犯太岁的人容易招惹无谓的烦恼、犯小人,官讼是非缠身、事业与财运衰退等,是以冲、犯太岁者均须安奉太岁星君,以求趋吉避凶、化险为夷,祈求一整年平安无事、福运亨通;由此可见太岁星君正邪并显的形像。

国人按照各人出生年份,于六十甲子循环中取其对应的干支,得出本命年、本命元辰;而道教吸收民间的本命说,结合道教神祇谱系,进而形成星君信仰。基于星命思想,国人认为各人生辰与岁君辰宿具有相互感应,结合冲犯的观念,冲犯太岁的想法因应而生。针对冲犯与厄运,再衍生化解之法,遂形成“安太岁”以求安稳心神的宗教仪式。

追溯太岁信仰的形成,可从天干、地支论起。干支符号最早见于殷商的甲骨片,先秦时期出现使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的记年法,即从甲子到癸亥,将天干、地支依序组合排列,六十年为一个循环,周而复始,俗称六十甲子。秦、汉时取用十二种动物,与地支搭配,形成十二生肖属相,再配合木星所在辰宿,形成每人出生的本命年,以及太岁行值等观念。太岁信仰应该在汉代已普遍流传,太岁已神格化,并根据咒术思想,逐渐衍生太岁的名讳与形像。北魏道武帝时,已立神岁十二(即十二个太岁神)专祀(参见杜佑《通典》)。唐朝祀典未见太岁祭祀的记录,而宋朝则有太岁大将军的说法流传于民间。元朝出现官方祀太岁的记载(参见马端临《文献通考》),明朝开始专坛特祀太岁(参见《春明梦余录》)。

 太岁信仰在不同地区发展出各种风俗习惯、趋吉避凶的仪式;然基本观念大抵相同,即汉民族普遍奉行的星命思想,民间使用的通书或农民历中皆注记当值太岁神的名讳。民间社会对于六十甲子诸神来历,尤其名讳之依据,主要来自综合明代中叶以前民间佛、道思想的通俗小说《封神演义》。比较各版本太岁名讳大体相同,应是字形相近、字音相近而传抄的出入,只有少部分可能因流传的说法而有较大的差异。

安太岁的习俗一开始是在家中安设太岁神位,供奉一年;而今因应时代的改变,庙宇为给信众方便,纷纷在偏殿中供奉太岁星君,由庙方统一提供“安太岁”和“送太岁”的服务,为信众消灾改厄。规模甚者,则设立元辰殿,奉祀六十甲子岁君,信众除了祭祀当值岁君外,也可依本命年对应的元辰神,各自烧香祭拜。

安太岁的高峰期,于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日送神后到元宵节前。初时在庙宇安太岁,由信众随喜捐献香油钱,随着台湾经济变迁,安太岁的信众愈来愈多,成为年节重要活动,许多庙宇开始明订价格(两百元元至一千元不等),并衍生相关法会活动,“安太岁”逐步成为庙宇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安太岁在现代社会发展出多元的形式,在地方习俗中,从事祭改的红头道士常在坛上安奉值年太岁星君的名讳神座;到了二十一世纪初,出现“线上安太岁”的形式,是网络电子祈福的一种,收费与否,因网站而异。各大庙宇已逐渐开放网络上预约安太岁、点光明灯等活动,以避免人潮汹涌的景况。